●今日导读 ●
1、万科前2月合同销售额同比下降44.3%;
2、碧桂园2月份销售额同比下滑29.6%;
3、中南建设前2月销售额同比减少58.6%;
4、新城控股2月份销售金额112.31亿元;
5、建发国际预计2021年净利同比增约50%;
6、首开股份发行25.5亿元中期票据;
7、奥园25.4亿元公司债将兑付 利率5.50%;
8、深圳地铁10亿元绿色债券于深交所上市。
今日头条
万科2月销售额293.7亿元,同比减少35%
3月2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万科A,000002.SZ)发布2022年2月销售业绩。2月份,万科实现合同销售面积185.2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293.7亿元,同比减少35%。
综合今年前两个月数据,万科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395.8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649.7亿元,同比减少44.3%。
新增开发项目方面,2月份,万科新增加开发项目3个,项目分别位于福州、兰州和乌鲁木齐,合计占地面积41.1万平方米,计容积率建筑面积101.3万平方米,万科权益建筑面积85.2万平方米,需支付权益地价54.67亿元。
按照第三方统计机构克而瑞公布的《2022年1-2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100排行榜》,今年前2个月,万科销售额仅次于碧桂园,排名全国房企第二。
不过,在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亮看来,今年是背水一战的一年。万科于2022年1月9日召开2022年年会,郁亮在总结发言时提到,2022年是集团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一年,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背水一战”就是要么死、要么活,没有中间状态。能解决过去累积下来的包袱就有开始新征程的机会,包袱甩不掉就活不下去。不要再心存幻想,必须要快速、坚决出清。
郁亮认为,外部环境的第一个特征是行业进入缩表出清阶段。对房地产业来说,缩表出清就是去金融化。国家不允许房地产占用过多金融资源,也不能允许居民因买房背负高额的债务负担,因为这些金融资源没有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去金融化是一个必然趋势,也是痛苦的过程。
郁亮提到,面对行业到了黑铁时代,今年大家的收入肯定是大幅下调,万科的组织也要建立新的锚定点,福利、补贴等都要跟黑铁时代相适应。我们是从黄金时代过来的,今天必须在这个时点上,一步到位建立新的锚定点之后再出发,否则摆脱不了黄金时代的惯性。(澎湃新闻)
接近碧桂园知情人士:市场传闻公司被排查债务风险为假消息,已向上交所举报
据财联社昨日报道,针对日前有市场消息称华发、碧桂园、龙光等四家房企被排查债务风险,要求上报相关债务情况的消息,一位接近碧桂园方面的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不知道其他公司情况,但涉及该公司消息为假消息,已向上交所举报。
3月2日盘中,碧桂园港股突然急挫,最高跌幅超过10.20%。收盘,跌幅仍然高达7.46%,蒸发掉的市值,高达100多亿港元(约合人民币80.76亿元)。
同日,碧桂园发布公告称,2022年2月单月,共实现归属本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额约327.6亿元,同比下滑29.62%;归属本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448万平方,同比下滑14.82%。
热点新闻
国资委:加大房地产、金融等领域投资管控力度
近日,国资委召开专题推进会通报了国企“瘦身健体”的最新进展。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强调,要严把新增投资入口。严控非主业投资规模和方向,不得在产业基础薄弱、缺乏资源优势的情况下盲目布局新产业。加大房地产、金融、PPP、对外并购、产业园区建设等重点领域投资管控力度,严控赴高风险国家和地区投资建设,严控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跨越国境或涉及多国因素的境外项目建设,严禁超越财务承受能力的举债投资。
郭树清: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得到根本扭转
3月2日,国新办举行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和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2021年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持续得到控制,宏观杠杆率下降大约8个百分点,金融体系资产扩张恢复到较低水平,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得到扭转。此外,郭树清还表示,去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这对金融业(化解风险)来说是好事,但也不希望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太剧烈,希望能平稳些。
中房协发出书面调研函 摸底房企债务、资产处置及风险化解情况
财联社:3月2日获悉,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向部分房企发出书面调研函,摸底房企债务情况、偿债情况、资产处置进展、化解风险进展情况及在建住宅项目停工情况等。债务方面,要求房企上报债务总额及结构、2022年到期及逾期债务情况、表外负债等。偿债方面,涉及房企可动用资金、受限资金金额及偿债缺口,以及去年下半年以来融资净流出情况等。
稳楼市政策频出 “因城施策”促健康发展
据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今年前两个月各地出台房地产相关调控举措累计超过100次,涉及下调首付比例、调降房贷利率、加快放款节奏、给予购房补贴等,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专家认为,“房住不炒”是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基调,楼市调控因城施策,房地产市场或逐步企稳。
武汉今年首批集中供地11宗
澎湃新闻:近日,湖北省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了2022年度首批住宅用地“两集中”出让公告。公告显示,2022年度共计出让房地产用地11宗,土地总面积约31.5公顷,总建筑规模约101.17万平,总起始价约117.29亿元,项目将在3月31日集中揭牌。
广州:政策性住房建筑面积不少于年度宅地规划建筑面积10%
近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印发《广州市商品住宅用地公开出让配建政策性住房管理办法的通知》。《通知》提出,年度商品住宅用地公开出让配建政策性住房的比例根据年度政策性住房需求情况,结合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中具备配建条件的地块综合确定,原则上配建政策性住房的总建筑面积不少于年度住宅用地公开出让项目规划住宅总建筑面积的10%。
TOP100房企动态
中天金融:3月2日披露一则重大诉讼。据悉,中天城投贵阳公司与恒大人寿于2020年9月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贵阳国际金融中心一期商务区1号楼投资协议》等。双方约定由恒大人寿购买贵阳国际金融中心开发的金融中心一期商务区项目部分物业,总交易价款合计19.16亿元。但因贵阳国际金融中心未能按期交房,恒大人寿向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据悉,恒大人寿的相关诉讼请求包括解除相关协议,并要求贵阳国际金融中心返还全部交易价款,及违约金2.87亿元等费用。
中南建设:2021年2月实现合同销售金额56.0亿元,同比减少49.6%;销售面积45.7万平,同比减少42.7%。1-2月累计合同销售金额102.1亿元,同比减少58.6%;销售面积83.6万平方米,同比减少54.0%。期内,中南建设并无新增任何项目。
新城控股:2022年2月份,新城控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12.31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9.81%;销售面积约118.48万平方,比上年同期减少9.03%。1-2月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190.94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4.37%,累计销售面积约198.19万平方,比上年同期下降37.94%。
金地商置:2022年2月的合约销售总额约43.28亿元,同比增长55.35%;合约销售总面积约18.73万平方。2022年1-2月期间的累计合约销售总额约100.23亿元,而累计销售总面积约41.49万平方。
德信中国:2022年2月份实现合约销售金额约24.8亿元,同比下降38%,合约销售面积约17万平方。1-2月,德信中国实现累计合约销售金额约53.1亿元,同比下降37.7%,累计合约销售面积约31万平方米。
当代置业: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两个月,当代置业合约销售额约10.93亿元,同比减少约80.6%。其中物业合约销售额约9.13亿元,车位合约销售额约1.81亿元,物业合约销售面积约11.34万平方。
建发国际:昨日发布公告称,2021年度将实现正面盈利。建发国际预期年度内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较上年度增长约50%。建发国际表示,增长的原因主要由于物业销售交付的面积及收入较上年度增加所致。资料显示,建发国际2021年全年销售实现1301亿元,同比增长100.9%。
金科股份:根据最新公告,截至2月28日,金科股份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数量为4269.79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80%。这轮回购最高成交价为5.16元/股,最低成交价为4.03元/股,交易总金额约1.9亿元。
首开股份:近日,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申购说明。据了解,本期票据发行金额上限25.5亿元,期限3+2年,申购区间为3.00%-4.00%。
中国奥园:近日,奥园集团有限公司披露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2020年公司债券(第一期)付息公告,将于2022年3月3日开始支付自2021年3月3日至2022年3月2日期间的利息。据了解,债券发行总额25.40亿元,期限为5年期,票面利率(计息年利率)为5.50%,每手本期债券面值为1000元,派发利息为55元(含税)。
越秀集团:3月2日,上交所披露,广州越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2016年公司债券(第二期)(品种二)将于3月9日支付自2021年3月9日至2022年3月8日期间的利息。该债券简称“16广越04”,发行总额15亿元,期限10年,票面利率为3.8%,每手本期债券面值为1000元,派发利息为38元(含税)。
深圳地铁:3月2日,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2022年第一期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绿色债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告。债券将于深圳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系统和综合协议交易平台双边挂牌交易,并面向专业投资者中的机构投资者交易。本期绿色债券发行总额10亿元,利率为2.70%,期限为3年。
楼盘速递
【中洲紫轩推建面约79-168㎡三至五房单位】中洲紫轩推出全新79-168㎡纯南向三至五房住宅单位和建面约35-81㎡商办单位,项目城市生活体验馆也即将开放。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山大道东387号,5号线鱼珠地铁站旁,由最早开发琶洲商圈的开发者祥能集团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