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2022:房价怎么走?
来源: | 作者:房导君 | 发布时间: 2022-01-05 | 205 次浏览 | 分享到:

导读:根据《中国住房发展报告》预判,2022年在“房住不炒”定位下,坚定信心支持“住”。预计2022年商品住房价格增长率在-3%到3%范围内,商品住房投资增速将在2%到5%之间。


预见2022:房价怎么走?


图/Unsplash


刚刚过去的2021年楼市表现如何?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楼市调控高达651次,刷新历史纪录,同比涨幅高达33%。


专家分析称,2021年房地产整体调控政策表现为上半年收紧,下半年市场下调后逐渐出台稳定调控的政策。


2021楼市调控次数创新高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随着信贷政策的稳定,2021年各地房地产稳楼市政策频繁发布,最典型的政策内容是人才补贴、购房补贴。据不完全统计,去年12月,包括桂林、晋江、呼和浩特、荆门、衡阳、开封、南宁、保定等在内的近25个城市都拿出了“真金白银”,以期提振房地产市场。


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去年12月房地产调控次数高达65次,是最近几个月以来的政策次数高点。


整体来看,2021年高达651次同比上涨幅度高达33%(2020年累计调控489次),同时刷新历史纪录,平均每月调控次数高达54次。


专家:释放多重信号


2021年房地产调控超过650次,创历史新高,释放什么信号?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中新经纬指出——信号一:2021年11月-12月以来,房地产政策整体出现转向,政策暖风频吹,特别是央行及地方维持房地产稳定政策不断出现,限制市场非理性下调的政策也持续出台。去年12月,各地房地产政策宽松明显,超过25个城市发布了不同力度的补贴购房政策,主要集中在人才补贴、新城市居民落户购房补贴等。


信号二:政策底部出现,信贷回归正常。中央强调“房住不炒”和“三稳”目标,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整体看,市场房贷逐渐向稳定方向发展。


信号三:目前看,信贷积压城市明显缓解,随着影响最近房地产市场最大的因素房贷逐渐缓和,市场在2022年一季度有望逐渐企稳。一二线城市将会率先走出低迷。


信号四:2021年房地产调控政策上半年收紧为主,下半年市场下调后逐渐出台稳定调控政策。2021年全年,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从上半年高热到下半年深度调整的转变。


信号五:2022年中国房地产调控将坚持“房住不炒”,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预见2022:房价怎么走?


广州楼市年末“翘尾”


据中指院1月4日公布的最新数据,2021年全国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上涨2.44%,创近六年新低,涨幅较上年收窄1.02个百分点。


“价格总体还是有所上扬,只是涨幅创出新低。分时间段来看,去年上半年成交量和价格都是向上的,但下半年以来市场活跃度可以说是骤降,整体价格回落态势相当明显。不过,不同城市之间下半年的表现差异较大:一线和二线热点城市成交面积同比仍有所增长,三线代表城市同比降幅最大。”中指院指数事业部研究副总监陈文静表示。


中指院数据显示,2021年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下跌的城市有15个,较2020年增加2个;2021年12月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下跌城市数量,增加至58个。二手房市场方面,2021年二手住宅价格累计下跌的城市有37个,较2020年增加3个。


成交量方面,重点城市2021年全年销售规模同比小幅增长,交易量“前高后低”。2021年1-12月,全国50城商品住宅月均成交约332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6%,但下半年成交面积同比下降超20%。


陈文静表示,至2021年底,这种走低态势更加明显:去年12月50城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在3254万平方米左右,同比降幅两成以上,绝对规模处于近五年同期最低水平。而元旦假期市场延续了2021年末的低温态势,重点监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较去年同期下降42%。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楼市在2021年末出现“翘尾”行情。


克而瑞的最新数据显示,广州11月和12月的一手住宅成交套数分别为9071套和10678套,环比分别上涨36%和18%,结束了自2021年3月以来的多月连跌。


整体来看,广州2021年的成交量超出预期。据克而瑞数据,2021年广州一手住宅网签成交达105974套,仅次于2016年的127215套,居历史第二。这主要得益于上半年的楼市火爆,成交量超过6万套,甚至高于2016年同期。


但在2021年下半年,全国楼市跌入冰点,广州亦不例外,销量持续下跌,直至10月。多名业内人士告诉财新记者,信贷政策放松,是年底楼市出现“翘尾”行情的主要原因。“房贷利率下调,放款速度加快,部分原本房贷不接的银行也重新接单。”大源按揭代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大源告诉财新记者,这提升了市场信心。


2022房价预测:整体有望维稳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房住不炒”。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房地产企业间的项目并购是房地产行业化解风险、实现出清最有效的市场化手段。


易居研究院分析称,2021年下半年以来,楼市地市进入下降通道,预计2022年商品房销售市场继续低迷,虽然货币政策将会有一定的放松,但房企经营困难仍难以有效缓解,销售端的压力传导至投资端,房企拿地信心难恢复,“三道红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等将继续实施,预计土地成交面积将会继续下降,但跌幅会有所收窄;土地成交均价涨幅回落;溢价率保持历史低位,地市将会继续降温。


信贷方面,张大伟认为,过去几年,房地产行业的规模快速扩张主要靠的是快周转战略+高杠杆。这种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应该是继续降低企业的杠杆,提高预售资金监管保证开发商稳定建设,整体市场平稳,信贷不会过于紧张,也不会再现宽松。


房价方面,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预计,2022 年全国整体房价或将在一季度止跌企稳,这主要是基于新房市场降温已有半年之久,随着中央信贷政策略有松动维稳市场,整体行业信心正在逐步恢复,加之部分地方政府出台“限跌令”,房企因资金流问题大幅打折的高潮期已过,2022年房价整体有望维稳,下半年或将保持小幅回升行情。


具体而言,一线城市房价将维持现有高位,主要是基于居民充裕购买力支撑;二线城市整体房价持稳,局部城市房价或有补涨。三四线城市下行压力依旧巨大。二手房市场整体房价“坚挺”程度不如一手房,尤其是多地出台二手房指导价,也将影响市场预期,进而影响二手房价格。

预见2022:房价怎么走?


房价增长率在-3%到3%范围


根据《中国住房发展报告》预判,2022年在“房住不炒”定位下,坚定信心支持“住”。预计2022年商品住房价格增长率在-3%到3%范围内,商品住房投资增速将在2%到5%之间


第一,总体上,变中趋稳,风险可控。根据课题组的房价及投资预测模型,结合影响因素未来可能的变化综合判断:在没有重大政策调整和意外事件冲击的情况下,2022年的总体表现是变中趋稳。


2022年商品住房价格增长率将在-3%到3%范围内,商品住房销售面积增长将在-1%到-5%范围内,商品住房投资增速预计将在2%到5%范围内。


中心城市和区域住房市场有快速回暖甚至局部过热的可能,非中心城市和区域有持续降温的可能。


住房市场虽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整体降温失速的概率较小。整体风险可控,局部风险有所释放。


第二,时间上,先降后升,变中趋稳。2021年四季度到2022年全年,全国总体的住房市场仍然存在季节性的波动,但与许多年份的“春暖、夏热、秋凉、冬冷”会有所不同,表现出“初冬、严冬、冬末、初春”。


从环比数据看,2021年四季度将企稳,2022年一、二、三季度将逐步加快回升,四季度将有新变化。


从同比数据看,2021年四季度继续降温,2022年一季度降幅最大,预计2022年二、三季度降幅逐步减小,2022年四季度主要指标转正。


第三,空间上,从较多降温,到局部升温。2021年四季度到2022年全年,住房市场在空间上再加剧分化并表现出复杂和多样性。


从各线城市看,人口持续流入、收入持续增长的一、二线城市将保持较强韧性,预期在2022年二三季度有较大的回暖。人口持续流出、收入增长放缓、住房存量多的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可能面临持续的下行。


人口持续流入、收入持续增长的都市圈城市群的城市,尤其是粤港澳、长三角可能将保持较强韧性,预期在2022年二三季度有较大的回暖。人口持续流出、收入增长放缓的非都市圈、非城市群的城市可能面临持续的下行。


第四,风险上,整体风险在下降,局部风险将释放。2022年住房市场的整体风险将延续下降趋势。包括居民住房杠杆率、企业负债率、银行信贷集中度以及住房市场的价格和数量泡沫将有所下降,总体风险仍然可控。


2022年个别地区、个别主体的存量风险会有所释放。个别房地产企业陷入运营困境,风险向金融机构、上下游企业、居住部门会有一些传导,导致个别企业信用违约、项目停工、无法交房,也有导致个别市场主体预期过度调整,一些中小城市的住房市场将面临持续降温风险。


我们预判的依据是,短期市场主要决定于政策调整与预期变化。短期住房市场决定于一定外部环境的政策及调整与预期及变化,政策与预期有四种组合,2022年是政策边际宽松和市场信心恢复的组合。总体上2022年,外部环境总体平稳,宏观政策也重点确保平稳,各级政府部门将针对2021年的住房市场波动及其趋势,对政策做出边际宽松的调整,市场主体有望增加市场信心和趋于理性决策,2022年的楼市变中趋稳,大概率不会出现硬着陆。但是2022年外部环境变化、政策调整力度、市场信心恢复程度等不确定性,可能影响住房市场的平稳。


外部环境总体稳定,但是不排除一些扰动稳定的因素存在。2022年住房市场的外部环境总体应比较稳定。尤其国内环境将保持着和谐稳定,疫情持续得到有效防控,经济增长虽然有下行压力但走势趋稳,聚焦稳的宏观政策将走向适度宽松,这都为住房市场创造了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


2022年住房市场外部环境也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受境外疫情影响而疫情防控还会频繁收放,投资和消费增速不高,出口需求增速放缓,影响产业发展以及居民创业、就业和收入增长,又进一步影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尤其国际环境方面,2022年疫情走向仍不明朗,国际环境变化不可控性,疫情以来美国等采取的宽松宏观政策也将有限退出,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为2022年住房市场塑造了紧缩和不稳定的外部环境。


据预判,市场周期处在短周期的下行阶段,长周期的平台期有可能提前到来。


观察1998年以来的房价走势可以发现:中国房地产存在三类短周期,多由房地产市场调控和表现相互作用决定,其背后是政策与市场主体重复博弈的结果。观察长期住房发展走势及其决定因素发现2022年可能越过拐点进入平台期。


房地产三个周期和一个长期趋势叠加决定,2022年的住房市场:季度周期由冷变暖,年度周期从暖变冷,长周期由暖变平。这决定未来一年住房市场不会大起大落。(倪鹏飞: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丁如曦: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徐海东: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黄徐亮: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本文根据《中国住房发展报告》的总报告修改成文;来源:财经杂志)


--THE END--

本文来源:中新经纬、财经杂志、财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