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广州市委市政府正式会议上确定打造广州国际金融城;2012年通过了国际金融城城市设计优胜方案,随后,广州市印发《广州国际金融城建设方案》并开始布局拆迁工作;2013年金融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同年统筹完成金融城起步区的征地拆迁。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其中,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明确“支持广州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广州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等。广州金融将迎来发展新机遇,而广州国际金融城将是新机遇上演的大舞台!
广州国际金融城(下称“金融城”)是广州市全力打造服务于泛珠三角的全国一流金融总部聚集区,是广州第二CBD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与珠江新城、琶洲总部区组成“金三角”经济发展带。
将比肩上海陆家嘴,四大区块发力金融经济
金融城规划功能包括金融总部、金融贸易、金融商业和金融创新等,目标成为“广州的华尔街”,与北京金融街、上海陆家嘴等重要城市金融中心比肩。
金融城范围北起黄埔大道、中山大道,南至珠江,东至天河区界,西至华南快速干线,总面积约7.5平方公里,核心区总面积2.3平方公里,划分起步区、东区、西区和北区四大板块。
起步区以金融总部、金融办公功能为产业主导,目前已经吸引平洋保险、新华人寿、平安保险、招商银行、银河证券等金融机构进驻。
东区将形成科技创新总部、车陂安置综合、公共设施配套、综合商业办公四大功能组团。根据《金融城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金融城东区将新增3条过江隧道,解决珠江两岸近江地区联系。
西区是以金融办公、生活配套功能为主导,目前已完成地块规划方案,正由天河区政府组织编制拆迁安置方案。
北区重点打造为商务办公、创意办公等功能为主的综合办公配套区,规划新建十数座百米高楼,居住人口规模约3.8万人,新增2条预留新型交通线和4个站点。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规划,金融城将开发全国最大的地下城,地下空间面积约180万平米,约等于珠江新城地下空间的3.6倍,也是广州最深的地下空间——共5层,是花城广场地下空间的两倍。
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各大重点总部项目陆续开工
2018年,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出《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基础设施及商业配套项目施工监理招标公告》(下称“《公告》”),《公告》显示,金融城起步区将建设包括花城大道、临江大道建设工程,以及岭南风情街等多个重大工程,拟建共计49条道路。
同年,金融城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正式开工,项目区域内将集结广佛城际金融城站、地铁5号线科韵路站等交通要素,建成后10分钟到广州南站,25分钟达白云机场,1小时畅通珠三角各区域,预计2022年建成使用。
路通,财通,多个重点基础交通项目的推进将是金融城的重大利好。
2019年,金融城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工程建设。根据天河区政府发布的《2019年重点建设项目工作计划》,金融城将有七大重点项目动工。5月,南方财经大厦举行奠基仪式,正式落户金融城,这不仅是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总部办公场所,也是金融城正式落地的首个“文化金融+财经全媒体+商业综合体”项目;8月,珠光·金融城壹号暨九江银行广州分行总部大楼的开工仪式正式启动。
项目还包括已动工的广州金控总部大楼、合生骏景北商业项目、越秀金融城项目(AT090956地块)、广州天力高新金融生态宜居中心、以及金融城起步区AT090955地块的39.5米高的地标项目等。
如今,金融城已引入超60家世界500强金融大鳄入驻,其中包括一行三局、南粤银行、平安保险、万联证券、中国人寿等等。
借艺术之翼 添城市华彩
秉承着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广州国际金融城巧妙采用方城布局,打造出具有广州特色的金融中心,延续千年商都在经济、文化上的辉煌,掀开广州城市发展的新篇章。
在金融城的规划设计上,广州国际金融城城市设计总顾问、建筑大师何镜堂先生为大家构筑了这么一个金融城:方城按照中国传统九宫格模式划分16个地块,是整个金融城的核心地区。同时,方城外部流水环绕,和中国古代著名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妙。
何镜堂表示,金融城的规划建设要强调集约协同的整体规划,多元复合功能建构、高效的信息化体系,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系统整合地下空间网络,人与自然和谐的规划结构,人性化的公共空间等。同时,坚持节能、环保、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建设节能低碳的绿色建筑。另外,他还强调要结合国情,传承地域文化和环境特色,创建文化特色鲜明,又充满中国现代感的新型城市中心商务区。“从云山珠水图到六脉渠图,临水而居是岭南地区的重要生活方式,金融城将在高强度的中心商务区中融入传统岭南水乡意境,构筑出活力宜人的水乡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