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知识城:借新加坡经验 筑知识经济之城,十一年建成知识产业链最完整区域
来源: | 作者:吴爱丹 | 发布时间: 2019-12-13 | 448 次浏览 | 分享到:
2008年9月,广东与新加坡提出了共同打造中新广州知识城的构想,这是继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之后,中新两国又一跨国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是广东省以及新加坡政府共同倡导创立的广东经济转型样板。

2010年6月30日,中新广州知识城奠基,以知识经济为创新模式,汇聚高端产业与人才,打造一座经济、人文与生态高度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2016年7月,广州开发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展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正式批复同意,中新知识城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区。

2018年11月12日,在中、新两国总理的见证下,中新广州知识城正式上升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

2019年,中新知识城大批重大项目相继动工和投试产,迎来现代产业大发展:粤芯12英寸晶圆项目顺利投产;环湖总部经济带14个重大项目集中动工;百济神州生产基地一期项目竣工等等。

中新知识城从初步的概念到具体实施建设已经过去十一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任何成体系经济新城的成熟都必定经过时间的催化。现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在波动曲折的发展中收获时间赠与的阶段性丰硕成果。

中新广州知识城(下称“知识城”)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九龙镇,规划面积123平方公里。从地形上看,知识城所在的黄埔区九龙镇是大片的山丘,其核心区域距中心城区30多公里,2010年奠基的时候还是一片荒地,只有鱼塘和农田。

借鉴新加坡交通规划成功经验,二十分钟快速连接城区重要节点

中新广州知识城的总体规划中借鉴了新加坡交通规划的成功经验,将以人为本、公交优先等先进理念带入规划实践中。知识城交通规划通过梳理道路功能,加快了对外交通联系。同时,通过与用地规划的结合、对交通方式的引导,推进了知识城的交通系统可靠性和城市环境宜居性,对城市交通规划尤其是新区开发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在知识城的总体概念规划中,计划通过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方式,构筑与市中心区、广州空港等重要节点的快速通道,逐步建成为广州东北部的城市副中心,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

如今,刘太格想通过交通带动的方式在“郊区”荒地建立一座新城的想法正在成为现实。

目前,中新广州知识城已建设形成“2地铁+1城轨+4高速+4快速”的交通网络体系。其中,地铁14号线已于2018年12月28日开通运营一期工程(嘉禾望岗站至东风站);地铁21号线西段(员村到镇龙段)首末班车时间已定,目前正处于试运营期间,预计2019年年底前开通。

“一轨”新白广城际铁路正线长约78公里,设计时速140公里,起点为增城区新塘站,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站,在中新知识城范围内设有四个站。

规划建设“知识城-机场”、“知识城-东站”、“知识城-南沙”和“知识城-广州第二机场”4条高速地铁,实现通车后,从知识城到白云机场只需10分钟,到达广州东站、南沙只需12分钟。

“4快速”包含永久快速,东部快速,钟太快速,知识城大道等快速路线正在全面推进。

路通,财通。多维度交通体系的发展为知识城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新兴产业“孵化器”:知识城是知识产权要素最齐全区域

在产业引入上,中新知识城采用“IAB+NEW”的战略,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为产业核心,围绕“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打造国际化的创业环境和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目前,知识城已经成功吸引了GE生物科技园、百济神州、粤芯芯片、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冷泉港实验室等国内外顶尖项目和研发机构落户。

根据报道,知识城已拥有8大支柱产业集群、数10所国际顶尖科研机构和1524家企业,累计注册资本约1334亿元。同时,知识城还集聚国家专利审协广东中心等知识产权机构64家,是全国知识产权要素最齐全、链条最完整的区域。

9月20日,粤芯12英寸晶圆项目顺利投产,结束了广州先进制造业“缺芯”的历史。9月27日,中国创新生物制药行业领军企业百济神州生物药生产基地一期项目竣工,有望产生第一款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抗癌药;同天,知识城环湖总部经济带共有14个重大项目集中动工,项目涉及商业综合体、科研培训、创新平台、城市更新、航空客运等多个行业,累计总投资额约523亿元。

伴随产业而来的,还有大量高素质人才。近两年,黄埔区发布“美玉 10 条”人才政策,据统计,2018年黄埔区实现人才引进入户4643人,相比2017年增长47.5%。根据中新知识城的发展规划,未来将有约60万创新人才在此工作和生活。

目前,知识城范围内在售的新楼盘有万科幸福誉、龙湖双珑原著、康大龙祥汇以及广州绿地城等,其价格在23000元/㎡-27000元/㎡上下浮动。

中新广州知识城在未来发展定位上,应该进一步定强化自己作为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孵化器"这样的定位。当各种用于发展知识经济的要素资源聚集于此,并通过相关机制的优化配置催生知识经济新"产品"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种子”时,“知识经济”的影响力和规模效应才能更大地发挥出来,并向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全球辐射。广州知识城作为“知识经济发展新引擎的核心”的优越性才能进一步显现出来。

三大核心旧村改造加速,中新广州知识城迎来全新面貌

围绕中新知识城,有三大核心旧村改造:何棠下村、旺村、汤村村。其中,何棠下村是知识城九龙湖的核心住宅区域,而汤村村是广州旧村改造面积最大的村落,也是知识城环湖总部经济带的重点改造项目。

今年4月29日,旺村旧村改造项目举行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同时举行了旺村改造指挥中心揭牌仪式及征拆工作启动仪式;9月10日,位于知识城核心区域的何棠下村九龙湖范围房屋进行拆迁,争取11月底复建区奠基动工;9月27日,“中新广州知识城环湖总部经济带动工活动暨汤村村旧村改造项目复建安置区项目”成功举行,项目落成后将提供约1250套精品住宅予汤村村民回迁居住。

随着知识规划地不断推进,这三大旧村也在加速改造,为知识城的发展提供大量建设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