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江门再起航: 重回大湾区门户节点,构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
来源: | 作者:房导君 | 发布时间: 2021-04-27 | 837 次浏览 | 分享到:
国家的竞争力取决于城市的竞争力,城市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战场。随着国家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布局推动,一个世界级城市群正快速崛起在珠三角区域。

江门,人杰地灵,世界著名的侨乡,地处承东启西的关键节点,腹地纵深广阔,制造业实力雄厚。以广东甘化厂为代表的企业,创造了江门辉煌的工业时代。如今,作为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江门确立了积极融入大湾区的新战略目标,建设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西翼枢纽门户城市,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

当今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未来江门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城市竞争力,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4月25日,在由粤海置地主办,南方日报社、房地产导刊、凤凰网房产协办的“湾区潮起,再启江门”——2021江门湾区经济发展高峰论坛上,来自区域发展、城市规划、产业集群研究等多个领域的权威专家与学者,联同品牌房企粤海的代表,从区域发展、城市规划利好、宜居宜业发展趋势等角度切入,共同探讨湾区时代的江门城市新机遇与未来发展蓝图。


现场嘉宾云集,共同探讨湾区时代下的江门城市发展新机遇

1
王福强:
大湾区建设承担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任,
是国家未来参与国际竞争的重大平台!

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规划的五大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中,只有粤港澳大湾区使用“建设”的表述,意味着这是一个正在向纵深推进的战略。大湾区建设主要发展方向,包括提升科创能力、推进基建协同、促进通关便利化、推进规则衔接等软联通、便利青年交流等。

维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配合推动解决祖国统一问题,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借鉴,这是大湾区建设的历史使命。

“大湾区战略是在推动祖国统一大业和改革发展再出发的背景下拟定的”,大湾区范围内有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王福强认为,这种制度交汇的区域将有利于“以我为主”,形成一种包容性、引领性的制度架构,有助于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在东升西降背景下,中国也同样需要重大平台参与国际竞争。王福强认为,无论是推进粤港澳高质量发展;还是为应对复杂国际局势,集聚世界创新资源,引领全球化发展;亦或是为推进深化改革,探索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的转变,都需要粤港澳大湾区这样的国家级平台来统筹。

“中央高层首先关注三地合作、科创、青年等问题。切实配合解决制约港澳发展的相关问题,在湾区共同利益交汇点上发力,将来是政府积极支持的重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 王福强

2
丁力:江门房价优势突出,
在大湾区发展中可发挥自身的相对比较优势,
搭上城市发展的快班车。

城市竞争力是指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城市脱颖而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过去依靠政府权力配置资源的条件越来越有限,地方政府只有不断夯实自身能力、发挥区域优势,才能虹吸全国乃至全球的优质资源。

目前,江门正处于城市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但在珠三角九个城市中,江门发展外源型经济优势不明显,内源型经济基础欠厚实,从而决定了江门发展后劲相对较弱。

广东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指出,大湾区的发展实质是“港澳所需、广东所能、湾区所想”,只有围绕支持港澳积极融入湾区的核心思想,才能真正寻找到江门的发展机会。

香港、澳门城市发展空间狭小是不争的事实,但江门是大湾区难得的“处女地”,粤澳深度合作前景广阔。港珠澳大桥打通了香港、澳门与珠三角城市之间大动脉;澳门证券交易所拟落户横琴;珠海西区连接江门新会的黄茅海跨海通道将于2024年竣工。

“横琴离江门很近,再加上现在珠海在有意跟江门对接”,丁力认为,“很多机会其实都已经开始向我们江门人招手了,江门应该拼尽全力去抢抓这个难得的市场经济的机会,抓住机遇,大胆想象。”

他最后表示:“这次引进粤海便是很有侵略性的一步,期待江门会越来越好!

“相对于珠三角核心城市,江门的房价不是太高,江门的区位条件正在发生实质性改变。”


广东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 丁力

3
马向明:湾区时代,江门重回门户节点!
积极迎接核心城市要素外溢红利!

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两大都市圈,将粤港澳大湾区划分为上湾区和下湾区,形成“双区驱动、双城联动”的大格局。为了加强深港枢纽与大西南的联系,国家正在打造链接国际、辐射内陆的对外交通体系。

扼守下湾区轨道往西门户的江门,迎来了历史性的“黄金发展机遇”。

广州正加快打造地铁28号线等地铁城际快线,形成大湾区“横贯铁路”发展骨架。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马向明指出,构建发展要素自由流通的城际轨道体系,成为城市空间竞合的核心内容。

随着广深双枢纽的六向辐射通道等一批轨道建设完成,深圳都市圈、广州都市圈辐射带动江门发展的能力持续增强。马向明认为,通过主动对接28号线、18号线,江门将强化向北、向东通道的资源截获:

在南北向——以承接广佛制造业为主,融入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

在东西向——深中通道未来将成为深圳产业要素向西外溢的走廊,对接“深-中-江”发展带,重点发展大型产业园区(银湖湾片区、广海片区),江门有望成为这条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和枢纽。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马向明

目前,江门土地开发强度不到10%,是大湾区范围内最有空间潜力的城市。再加上独具魅力的侨乡文化、通山达海的区域生态网络,“三轴一带”发展格局已然形成。马向明建议,江门进一步利用优势资源打造更高品质的公共产品,吸引港澳居民来此居住、工作、旅游。

“轨道交通促进湾区城市结构和交通体系重构,为江门重回门户节点提供机遇,意味着江门行政力与市场力的再度耦合,未来带来的发展回报将更加丰厚。”

4
林江:江门可以利用自己在珠江西岸的独特地位,
协同政策、产业、人口关系,
从中获取新的发展机遇!

大湾区不仅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域市群,而且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于互联网产业的多元化的大背景之下,大湾区迫切需要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新业态,形成一批基于互联网的新产业和新企业,以区城融合推动产业的特色化、多元化来配合粤港澳大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

作为大湾区中的重要节点城市,江门正积极融入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认为,江门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和独特的战略地位,完全有条件作为港澳现代服务业外溢的缓冲区,打造珠江西岸重要的装备制造业的基地。

随着一批有一定实力的先进制造业项目落户江门,为蓬江区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林江表示,江门已有大量科研人员,应以“创新”和“金融”为两大抓手,对标位列投资营商环境全球首位的新加坡,建设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为新时代发展提供有效供给。

“如果江门能够在金融创新方面有所突破,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和环境。通过‘互联网+’的便利,可以不拘一格用人才,吸引更多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专才进入江门。”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

5
大咖妙语论道:江门粤海城宜居优势

在互动环节,4位主讲嘉宾携手世联行首席技术官黎振伟、江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五邑大学经济学教授刘志坚、江门粤海置地董事长劳杰一起坐而论道,共同探讨江门粤海城的宜居优势!

大家一致认为,粤海城独占江门蓬江区核心地块先机,叠加夯实的产业基础、得天独厚的生态宜居环境和城市面貌大更新。“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粤海城将成为江门城央难能可贵的宜居项目!


嘉宾们坐而论道,共同探讨江门粤海城的宜居优势

互动嘉宾精彩发言:

王福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

作为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江门未来发展可以有几个定位:

第一,湾区增量发展的主体承载区。这里有广袤的空间,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深中通道等重大基础设施;

第二,文化湾区建设的多彩精神家园。文化湾区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民心相通、文化认同很重要,江门有特别多的文化地标、文化符号。弘扬华侨的创新精神,挖掘、整合文化遗产,打造成为大湾区的精神家园;

第三,蓝色湾区向海图强的节点。江门有大湾区最漫长的海岸线,在建设海洋中心城市的背景下,江门正是这样一个有本底元素的城市;

第四,产业湾区的先进制造基地。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虹吸外溢的优质产业、企业,打造产业湾区先进制造基地。

丁 力  广东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

江门具有天时地利的优势,但究竟该如何发挥出来呢?什么才是真正的“港澳所需”?

在当前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背景之下,港澳未来将会以江门作为重要的生产制造业基地。但更为关键的是,江门亟需化被动为主动,打造一个能够辐射大湾区、华南地区乃至国内市场的战略发展平台,这才是真正能够帮助港澳融入大湾区的重要抓手。

江门需要迈出这创造性的一步,主动出击!

马向明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过去几年,江门借力广州、深圳,加大力度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与周边城市共同建设高速公路环路。江门应把握机遇,积极打造珠三角级别的枢纽,成为大湾区门户担当!

林 江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

2020年江门的GDP增长有所突破,显示出江门发展后劲十足!

江门若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中可以重点驾驭“拉动内需”这一方向。现阶段国内大循环大背景之下,传统外向型模式亟需转变为创新型发展模式,抓住大湾区带来的发展机遇,让江门制造业能够凝聚全新动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黎振伟  世联行首席技术官、广东省房协专家委主任

大湾区发展建设对房地产发展的影响非常明显。2020年大湾区9个城市经济GDP达到全省80%多,而在房地产行业排名前8位的城市都是大湾区的。广州、深圳单个城市的销售额就超过了粤西、粤东、粤北三个片区加起来的总和,大湾区聚集了大量的房地产需求是毋庸置疑的。

大湾区规划强调宜居宜业宜游以及基础设施、生态和文化建设,这也是房地产非常倚重的条件。根据发展规划纲要,到2035年宜居宜业国际湾区城市全面建成。

大湾区9个城市的房价在过去5年间涨得很厉害。作为湾区建设的节点城市之一,江门一旦构建了良好的基础,其发展是非常快速的。深茂铁路深江段2024年开通,届时高铁到广州、深圳仅需约半个小时,外来需求将进一步高涨。

好的地段、好的项目,还要有好的企业,粤海在品质上、品牌上、商业经营上都有雄厚的实力,不追求短平快的量化,其高质量运营会促成江门房地产的发展。

我认为有了这些条件,江门房地产会有新的提升。


黎振伟  世联行首席技术官、广东省房协专家委主任

刘志坚  江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五邑大学经济学教授

蓬江是江门中心之中的“中心”,未来应如何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

我认为一定要强化和提升城市品质,吸引更多人口流入并留下,例如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医疗卫生服务和充足的就业机会,以吸引少、青、老三大类人口,同时也是建设“产城人”融合发展的重点举措。


刘志坚  江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五邑大学经济学教授

如上海新天地、成都太城市的古里之于各自城市的重大意义,目前江门缺乏一张像这样充满活力的城市名片。

粤海作为省属国企,深耕广深多年,具备打造城市地标综合体的丰富经验。江门粤海置地董事长劳杰先生更于论坛现场向与会嘉宾分享了未来粤海集团在江门这片热土上的规划布局,以及表达了江门粤海城作为粤海布局江门的标杆项目,代表了粤海焕新江门人居、消费及潮流体验的决心,并宣布了江门粤海城将引入天河城的重磅信息,为江门带来前所未有的前沿消费品牌,重新定义江门城市商业新高度。

有担当,有责任,有能力,江门粤海城必将成为一张充满活力、充满特色、充满文化韵味的江门城市名片!


江门粤海置地董事长劳杰宣布天河城入驻


论坛圆满结束!现场领导和嘉宾们一起为“江门城市新封面”点赞!

6
千亿国企匠筑江门城市新封面

江门甘化厂,曾代表着江门工业时期的辉煌,也是江门人的共同记忆。

随着城市发展和生产迁移,甘化厂“三旧”改造项目于2011年启动;2020年,粤海集团正式介入甘化厂城市更新项目。昔日“亚洲最大糖厂”靓丽蜕变,化身百万级江岸综合体——江门粤海城。

江门粤海城地处蓬江区西江畔,直接东承深圳、珠海西拓之势,位于西江生态文化发展轴与蓬江历史文脉交汇处。粤海集团是目前广东省在境外规模最大的国有综合性企业集团,实力雄厚,倾力打造的广州天河城、深圳粤海城被公认为业界标杆项目,旗下粤海置地深耕湾区,立足城市产业升级。

为延续江门历史文脉,江门粤海城独具匠心的围绕甘化厂工业遗址博物馆,打造新时代都会漫步商街,焕新这片承载着历史辉煌的土地。随着江门全面融入“珠三角半小时生活圈”和“粤港澳一小时国际大都会区”,项目所处蓬江区在承接两个经济圈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江门粤海城以其显著的区位优势和成熟的城市配套设施,迭加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质的生态资源,重新定义江门城市商业新高度,成为江门别具特色的城市新封面。

江门粤海城
项目位于蓬江区西江畔,分三期开发
由21栋江景豪宅、4栋望江垂直商业体、
约4万㎡滨江艺术公园、特色商街、特色商墅等业态组成
集居住、文化、旅游、购物、娱乐、休闲服务等于一体
打造全龄化理想社区


【项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