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城市更新+交通网络齐发力! 解密白鹅潭三大王牌
来源: | 作者:房导君 | 发布时间: 2020-01-09 | 393 次浏览 | 分享到:
要做到“10年内基本成熟,不输珠江新城”,白鹅潭中心商务区的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密集在产业升级、城市更新以及交通网络三大方面加大发展力度,白鹅潭片区目前已取得相当大的进展与成果!

王牌一:高格局谋划产业发展超高能级产业

2019年年初,荔湾区挂出白鹅潭经济圈内的两宗工业用地块:AF021920-2地块、AF021920-3地块。两宗地均为定向出让地块,将引进IAB(“I”新一代信息技术、“A”人工智能、“B”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

定向出让的两宗地块是白鹅潭甚至是荔湾区产业布局的一个缩影:打造IAB新兴产业核心。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白鹅潭已经引入名创优品等知名企业总部;在生物医药方面,重点打造国际智慧健康城——广州国际医药港、国际高端医疗中心——大坦沙国际医疗健康城;在人工智能方面,以北斗卫星导航产业为核心,加快建设北斗科技产业园。

日趋成熟的白鹅潭IAB产业体系将在广州产业布局中扮演重要角色,和珠江新城、琶洲以及金融城相比,白鹅潭的产业发展底气十足。

2019年9月底,位于白鹅潭国际金融中心的新隆沙AF020125地块,由广东骆驼服饰的持股公司以66888万元的底价拍下,折合楼面价约20000元/平,成为广州市商地的“第三贵”!仅次于天河珠江新城和越秀区的商地。白鹅潭的商业价值再一次得到证明。

首先,白鹅潭是广州主城区最后一块,而且是最大的一块金融高地。琶洲岛9.66平方公里,琶洲西区2.1平方公里;金融城7.5平方公里;珠江新城6.19平方公里;而白鹅潭中央商务区25.2平方公里,当中白鹅潭产业金融服务创新区4.8平方公里。

第二,对内辐射广州,对外辐射大湾区!白鹅潭扼守广州的西大门,向内辐射广州,向外辐射珠江西岸6城———佛山、肇庆、阳江、中山、珠海、江门等,7城当中有6个是大湾区城市。荔湾区规划通过5年时间,重点打造立足广州,面向珠江西岸,辐射华南地区的新产业与新金融融合发展的产业金融服务创新区,搭建实体经济与金融业联通的桥梁。

第三,产业多元化是白鹅潭发展的秘密武器!广州市政府授予荔湾区“白鹅潭产业金融服务创新区”牌匾。这就是白鹅潭与珠江新城和金融城的总部经济,琶洲西区的互联网经济创新区的区别所在,也是白鹅潭经济圈制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白鹅潭不只有产业金融服务创新区一张王牌——白鹅潭中央商务区切合热点,打造大坦沙健康生态岛、医药港两个板块,更巧设南方央企总部集聚区,引进华南各市央企;同时在白鹅潭中央商务区的两端,分别结合实际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产业区、传统文化商旅活化提升区,形成“黄金三角”组合的白鹅潭经济圈,打造荔湾区快速发展的三大平台。

第四,积极融入大湾区,从更高格局谋划发展!荔湾积极参与谋划白鹅潭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加快推动白鹅潭产业金融服务创新区、海龙国际科创区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以产业金融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医药健康产业、科技创新研发等新兴产业和总部经济,建设高能级产业集群,发挥荔湾“产业大脑”功能,提升白鹅潭与国际合作竞争的整体实力。

王牌二:改造面积约等于四个半的珠江新城!
以白鹅潭为核心,荔湾成广州主城区城市更新爆发点

广州四个中心城区的发展日趋饱和,亟需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荔湾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再次被重视,被列入广州城市发展的重心,白鹅潭国际商业中心,广钢新城中央公园宜居住宅区,广船中央商务区,广州国际医药港大健康产业总部经济区等城市更新项目,令有着厚重历史文化沉淀的荔湾片区,正迎来它的再次辉煌。

“城市更新”是激发老城区发展的“催化剂”,对于荔湾区而言也不例外。2019年4月,旧村庄更新改造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被纳入荔湾区人民政府2019年重大行政决策目录,荔湾区政府对城市更新的决心不容小觑。

截至2019年9月,荔湾区涉及城市更新的面积约2834万平方米,约等于四个半面积的珠江新城,作为占地面积64.40平方公里的传统老城区,荔湾转身成为广州城市更新的爆发点:

根据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的《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总体规划(2018-2035年)》的招标文件,2019年广州11行政区中已批未完工的城市更新项目(不含微型改造)共有251个,荔湾区就在其中占了23个,其中,就有广州城市更新“巨无霸”——广钢。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城市更新“明星”项目广船,也陆续揭开面纱。目前,广船项目一期地块已被列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的《2019年广州经营性用地供地蓝皮书》,其用地面积近达12.4万㎡,占了荔湾区2019年用地供应的四成。

除此之外,荔湾区还以白鹅潭为核心,大力推进城市更新——2019年以来,荔湾区的龙溪村、鹤洞村及海南村相继牵手星河、方圆和佳兆业。

据不完全统计,荔湾区还有西塱村、山村、大坦沙、茶滘村等超过20条村已进行不同程度的城市更新工作,吸引了保利、万科、新世界、凯德、奥园、星河、方圆、佳兆业等众多品牌房企扎堆,涉及改造面积有约2834万平方米,数量与密度堪称“全市之最”,区域未来全面焕新前景可期。

此外,荔湾区在城市微改造方面着墨甚多:沙面岛整治提升工程、珠江文化带西堤街区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多宝街、逢源街宝源路片区及昌华街西关大屋片区微改造等项目均已动工,计划于2019于9月底完工。

改造项目从街区环境品质提升、交通系统优化、水环境治理、建筑活化利用等多个方面,改善片区人居环境,积极践行“老城市新活力”的新理念。

王牌三:打造城市枢纽综合体,交通网络大升级!

白鹅潭经济圈交通建设正大步快走——如意坊放射线工程、广佛出口二期等重点道路工程项目都在计划内有序地建设,结出阶段性丰硕成果。同时,白鹅潭再次迎来重磅规划升级:打造广州为数不多的地铁四线换乘城市枢纽综合体!

接入四条地铁线路,打造湾区标杆项目
白鹅潭枢纽综合体擎动广州发展!

2019年6月,白鹅潭枢纽综合体联动周边综合开发策划国际联合工作坊举行专家研讨会,发布了白鹅潭枢纽的最新规划成果:芳村站将升级为白鹅潭站,未来白鹅潭站将接入1号线、11号线、22号线、28号线4条地铁线,成为广州为数不多的四线换乘枢纽站之一。

1号线途径天河区、越秀区和荔湾区,经过广州火车站、广州东站、琶洲、白鹅潭“四个重要枢纽”;11号线是广州首条市区大环线,共设32个站点,全线预计2022年正式开通;22号线、28号线分可连通东莞、佛山等珠三角城市,其中,22号线预计于2020年5月实现贯通,规划中的28号线或将接入佛山市中心。

荔湾区政府代表在会上表示,白鹅潭是荔湾区重点打造的三大平台之一,荔湾区委、区政府将全力支持白鹅潭枢纽综合体的建设,通过“共建共享、共同缔造”,赋予白鹅潭枢纽及周边片区新的价值,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标杆项目。

在开发模式上,广州地铁集团将积极谋划“枢纽+社区+产业”的新型城市发展布局,结合TOD理念,在交通组织的基础上做好公共服务、增值服务,以轨道交通枢纽站为基础配套,建设打造产业发展载体。

区域交通大动脉破土开工
荔湾“三隧四路五轨道”稳步建设

自2018年荔湾区快马加鞭完善广州西部交通枢纽功能,荔湾区以“三隧四路五轨道”为代表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进展。

贯穿如意坊和芳村片区南北向交通大动脉的如意坊放射线系统工程(一期)已于去年开工,预计2022年将建成通车;二期工程——如意大道于2019年7月发布项目招标代理,项目建成后,从广钢到白鹅潭最快仅需7分钟。

东沙-石岗隧道已被列入2019年荔湾83个重点项目中,工期预计到2023年;康王路下穿流花湖隧道应在今年完成全部征拆任务,力争在2019年内实现通车;城市快捷二期(荔湾段)正式落地。

广佛出口放射线二期芳村立交人行系统工程于2019年9月2日正式开工建设,新建2座天桥和2处下穿的人行通道,与现有地铁5号线跨越芳村大道的人行天桥连接,使该区域形成回环互通的人行过街系统,预计2020年投入使用。

串联多个重点发展板块的鹅潭路计划与“三馆合一”项目同步设计施工,很有可能在2020年全线施工。

在地铁线路方面,10号线于2019年6月26日宣告正式动工,这标志10号线与11号线、13号线、22号线一样,正式进入土建工程实施阶段。

目前,11号线开通时间未定,13号线二期预计2022年建成运营,10号线、22号线预计在2020年全线建成;计划引入荔湾区首条有轨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