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4日,时代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1233.HK,以下简称“时代中国”)在线上举行了2020年全年业绩发布会。
数据显示, 2020年时代中国合同销售额达1003.8亿元(人民币,下同),首破千亿,同比增长28.1%,成功跻身千亿房企阵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大湾区城市更新龙头企业,时代中国坐拥湾区大量优质项目,城市更新业务表现亮眼,据悉,2020年时代中国城市更新业务收入54.54亿元,相比2019年的21.68亿元,销售增幅达151.6%。
“时代中国继续看好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态势,将确保住宅开发业务更有质量的增长,进一步加大城市更新业务的竞争优势,协同发展商业、产业园等业务。”时代中国董事会主席岑钊雄在发布会上表示,公司协助当地政府参与城市更新、产业导入落地,在大湾区城市可持续发展
及产业升级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销售首破千亿,同比增长28.1%,2021年冲刺1100亿
从年报看,2020年,时代中国全年实现合同销售额达1003.8亿元,超额完成823亿元的年度目标,完成率达122%,首破千亿,同比增长28.1%。
受疫情致部分项目交付延期的影响,及部分热点城市在房地产调控过程中采取了限价措施,时代中国营业额和净利润分别为385.8亿元、53.7亿元,同比稍降9.1%、3.5%。但2020年净利润率、核心净利润率为13.9%、14.0%,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0.3个百分点。
时代中国将2021年的合同销售目标定为1100亿元,在回应媒体记者提问目标是否过于保守时,岑钊雄表示,这个目标是合适的,接下来,时代中国的方向不只是销售额的增长,更主要的是利润的增长和各项财务指标的改善,以保证公司更有质量的增长。
财务审慎稳健 负债率及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时代中国稳健增长的背后,是高质量发展的内核。2020年,时代中国坚持一贯审慎稳健的策略,保持优异的经营质量,持续降低负债率与融资成本。
数据显示,2020年时代中国净负债比率为65.6%,较2019年下降1.6个百分点,在行业中持续保持较低水平;现金对短债为2.1倍,在提升公司规模的同时,拥有良好的流动性。
同时,2020年,时代中国抓住融资窗口期,通过债务
置换降低融资成本。时代中国2020年境内公司债平均成本5.6%,较原成本7.9%降低2.3个百分点;中长期美元债平均成本6.3%,较原成本8.0%降低1.7个百分点。得益于稳健的业务表现及债务持续优化,在2020年全球受疫情影响、房企融资新规落地的市场环境下,时代中国境内外主体信用评级仍维持稳定。
土地储备90%聚集大湾区,足够支持今后三年持续稳定发展
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和丰富优质的土地储备也支撑着时代中国的高质量增长。
2020年,时代中国全年共新增16幅土地,预计总建筑面积约360万平方米。截至2020年12月31日,时代中国已在15个城市或地区拥有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约2159万平方米。
这些土地储备主要分布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及大湾区,其中位于大湾区的土储(含清远地区)占比近90%,足够支持今后三年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岑钊雄表示,目前公司接近90%的投资都聚集大湾区,未来,时代中国在大湾区投入不会低于80%,会维持高强度。
而大湾区以外的区域,时代中国在西南、华中、华东等中国主要经济圈已经初步完成布局,未来投入将占整个集团布局10%-20%左右。
对于重点城市实行住宅用地集中出让的新规,岑钊雄表示,对公司不会构成较大的影响,因为公司超过50%的土地储备来源是通过城市更新和产城融合项目的转化而来。
提到2021年的拿地预算,岑钊雄称,公司今年的拿地预算在230亿-250亿元,实际过程中将视现金回笼情况作调整。
城市更新营收增151.6%,10年项目超160个,领跑行业
年报显示,2020年时代中国城市更新业务收入54.54亿元,相比2019年的21.68亿元,销售增幅达151.6%。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时代中国已拥有城市更新项目超160个,潜在总建筑面积约5337万平方米,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时代中国在城市更新方面已具备丰富而成熟的经验。2020年,时代中国成功转化8个城市更新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62万平方米;其中5个转为土储,总建筑面积约220万平方米,占2020年新增土储超六成。
在土地获取不确定性增加的大背景下,时代中国城市更新业务价值红利兑现明确,为未来经营品质的提升,以及规模的稳步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