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量巨大!广州最新发文,关乎限价、旧改、土拍……
来源: | 作者:房导君 | 发布时间: 2021-08-18 | 424 次浏览 | 分享到:

刚刚,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广州市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信息量巨大!关乎限价、旧改、土拍、银行贷款等问题。


此次《通知》重点如下:


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广州市住房发展以“美丽宜居,活力安居”为愿景,力争筹建和供应城镇住房131万套,努力满足和解决300万人的住房问题。

  • 住房市场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十四五”期间,广州新增新建商品住房供应力争达到65万套。


  • 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十四五”期间,广州市力争筹建公共租赁住房3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含人才公寓)60万套,共有产权住房3万套。


  • 城镇居住环境品质达到新水平:到2025年,广州市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力争达到36平方米,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主要任务:
文件指出,十四五规划主要任务为:稳市场、优租赁、重保障、提品质。



(一)在稳市场方面

1、持续做好房地产调控工作,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重点是:房住不炒、优化房价、地价联动,持续做好价格指导,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预警。

2、不断健全住房与土地、金融、财税政策的联动机制方面,加强用地储备工作,建立住宅用地储备库,明确政策性住房用地地块。住房用地供应与人口增长挂钩,以住房需求为导向合理确定住宅用地供应规模。


其中提及土地出让方式,明确优化用地供应结构。将会在部分区域采用“限房价,竞地价”出让以严防高地价扰乱市场预期;在以往“限地价”“竞配建”“竞自持”基础上,统筹增加地块内配建的租赁住房面积

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逐步增大政策性住房用地在住房用地中的比例,力争不少于20%,其中年度商品住宅用地公开出让配建政策性住房的总建筑面积占年度商品住宅用地公开出让项目规划住宅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原则上不少于10%,轨道交通站点周边、重点功能片区、产业集聚区等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适合配建区域应提高配建比例。


此外,合理安排供地节奏,加大用地供后监管。对商品住房消化周期在36个月以上的区域,应停止供地;36-18个月的,要减少供地:12-6个月的,要增加供地;6个月以下的,不仅要显著增加供地,还要加快供地节奏。

据广州中原研究发展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全市库存量869.92万㎡,去化周期8.9个月。



由于成交量减少,7月整体去化周期再升近1个月;库存周期在经历一年走低之后,于今年3月起持续回升,且持续4个月回升。




3、在市场交易管理方面,强调了要保持严查高压态势。


如:强化商品住房价格监管,加强对新建商品住房预售价格、现房销售价格的指导,加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执行明码标价、一房一价规定的检查指导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销售行为,通过突击检查、随机抽查、暗查暗访、合同抽检等形式,持续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

4、建立城市更新与建立城市更新与住房供应联动机制,有效增加供应。

把握商品住房供应节奏,库存周期过短的地区要加快商品住房项目建设和上市节奏,尽快形成有效供应。在中心城区和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努力提高商品住房用地的中小套型住房比例,增加中小套型商品住房的供应。


(二)优租赁:构建规范化、专业化住房租赁市场。

其中文件提及要完善长租房政策,多渠道筹建租赁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多渠道筹建租赁住房;全力做好租赁试点,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完善“阳光租房”平台,提升租赁平台效能等问题。


(三)重保障: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和人才安居体系。


优化保障对象;扩大补贴范围;积极发展共有产权住房,缓解无房家庭的住房压力;完善人才安居工作机制,有序推进人才公寓筹建;健全市、区两级住房保障机构,完善调换机制;持续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深入支持住有所居;继续推进直管房“政管分离”体制改革;多渠道筹集住房保障所需资金,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等问题。


(四)提品质:全面提升住房开发建设和管理水平。


广州11区的住房发展指引如下:
同时,这份文件也对广州各个区域地住房发展进行了指引,这个内容基本确定了广州各区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和区域。


天河:新增住房主要布局在天河智慧城和天河智谷片区,以及冼村、新塘、新合、员村、吉山、棠下和车陂等城中村改造区域。其中,政策性住房重点布局在天河智慧城、天河智谷片区、广州国际金融城和天河软件价值创新园以及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

海珠:住房发展支持“一区一谷一圈”创新发展平台建设,新增住房主要布局在赤沙村、沥滘村、石溪村和凤和村等城中村改造区域。其中,政策性住房重点布局在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片区及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


荔湾:新增住房主要布局在白鹅潭地区重点集中在茶滘、东漖、海南村、沙河村和西郊村等城中村改造区域。

越秀:新增住房主要通过城市更新供应,主要布局在登峰村、西坑村和瑶台村等城中村改造区域

南沙新增住房主要布局在横沥岛尖明珠湾片区、珠江街粤港深度合作园和南沙街南沙湾片区,以及金洲村等城中村改造区域其中,政策性住房重点布局在南沙科学城、南沙明珠湾、南沙国际金融岛、粤港深度合作园和南沙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等重点平台及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


白云:新增住房主要布局在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广州设计之都白云新城、民科园等重点平台及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以及陈田村、田心村、小坪村和江夏村等城中村改造区域。

黄埔:新增住房主要布局在广州科学城和中新广州知识城,以及横沙村、文冲村、沙步村、茅岗村、笔岗村、火村村和刘村村等城中村改造区域其中,政策性住房重点布局在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等重点平台及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

番禺:新增住房主要布局在广州国际创新城、广州南站商务区、万博商务区,以及福涌村、里仁洞村、沙溪村等城中村改造区域集体用地建设租赁住房布局在钟村街。其中,政策性住房重点布局广州国际创新城、广州南站商务区、万博商务区和番禺汽车城及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有序推进中心城区政策性住房的筹建。

花都:新增住房主要布局在融创文旅城板块、花都湖生态圈板块以及横潭村、三东村、田美村、杨一村等城中村改造区域。其中,政策性住房主要布局在临空高科技产业园和花都国际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等重点平台及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

增城:新增住房主要布局在荔城和新塘区域其中,政策性住房重点布局在广州科教城、广州东部交通枢纽和增城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平台及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

从化:新增住房主要布局在街口街、城郊街、江埔街等从化区中心区域及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在区域住房发展指引中,南沙以“副中心”被独立在中心城区和外围城区之外,足以说明广州对南沙未来发展之重视。


此外,空港经济区、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南沙科学城等,也被单独列了出来,后三者更是被强调要做好房地产调控工作,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注:想查看更多文件原文可扫下方二维码到(公众号:房地产导刊)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