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永远涨”是炒房客心中的神话——他们认为哪怕调控也是越调越涨。
然而,史上最严厉的调控却让这一神话破灭!
眼下,深圳中介行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关店潮”和“离职潮”。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近日,网络上有消息指出,位于深圳龙华区壹城中心的德佑门店,拖欠员工工资8万多元,店东更被指“卷钱跑路”。
据央视财经,在调控政策的叠加影响下,此前“高烧”的深圳楼市已逐步回归理性。新房市场,全民“打新”“抢房”的现象正在逐渐消失。深圳某新楼盘销售人员:最近开的楼盘去化率比较低,大概卖了四百多套,去化率才30%多。据了解,去年,整个深圳的新房总成交量达44937套,创五年来新高,这些新入市的楼盘中,出现了36个“日光盘”。仅去年3月,深圳就接连出现了5个“日光盘”。而在这36个“日光盘”中,位于深圳宝安区的项目共有11个。不过记者走访了宝安区近期入市的多个楼盘,都未出现开盘售罄的现象。深圳市住建局数据显示,2021年7月深圳市新建商品房成交4474套,成交面积为38.5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83%;其中新建商品住宅成交3028套,成交面积为28.7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48%。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土地供应的加大,以及调控政策的进一步强化,深圳楼市成交持续低迷,预计今年将一直处于“横盘”状态。相比新房市场,二手房市场由于指导价新政以及信贷收紧的影响,降温更为明显,成交持续低迷。深圳市住建局数据显示,7月深圳二手房成交2557套,同比跌幅79.07%,环比下滑0.7%,相较于6月的2575套,少了18套,自今年3月以来,深圳二手住宅成交量已经是四连跌。乐有家研究中心数据显示,7月各区二手住宅过户量普降,单个区域过户量过千的情况已逐渐消失。其中过户量最高的龙岗区为717套。“二手房指导价(制度)出来以后,降价的房源越来越多了。”福田一位头部中介公司经纪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即便业主急卖、愿意降价,也不一定有买家接手。以去年年底涨幅位列top10的某小区为例,该楼盘当前有多套降价房源,“最狠”的近两周调价4次,共调低59万元,但至今仍未成交。
数据也显示,调低挂牌价的房源占大多数。据深圳中原研究中心,在其测算样本中,有54%样本房源价格下跌,46%样本房源价格上涨。

据中国证券报,今年以来,已有大量经纪人离开中介行业。深房中协数据显示,去年年底,深圳的星级从业人员有47840人;而截至今年7月1日,这一数字为45458人。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有近2400名星级从业人员离开房产中介行业。深圳市前海自贸区某房产经纪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基本全市范围内都有门店倒闭,但不集中在一个区域,我所在的周边500米范围之内关了都不止10家。”“我周边有的经纪人一年没有开单了,转行的经纪人不少,去卖车的,去外地发展的,还有去跑滴滴和外卖的。“在该经纪人看来,房子卖不出去,没有业绩,就不得不转行了。除了转行外,不少经纪人试图借助租房、临深区域的订单渡过难关。“深圳二手房现在基本卖不动,都在转向新房和公寓,还有临深的。我今年还有一些单,不至于饿死。6月份仅有1个新房公寓的单,现在还有一些租单,半年没有二手单了。”该经纪人对记者表示。樊青峰在深圳从事房地产中介已经将近20年,就在上个月,他选择关闭了自己加盟的两家中介门店。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间小的中介门店每月的成本是五到六万元,而租金成本就占到整个支出的70%左右,一间中介门店每月至少要成交2到3套二手住宅才能保本。深圳某地产公司中介门店负责人樊青峰:四月份开始,基本上客户都处于观望状态,我们开的店4月、5月、6月,3个月零买卖单。在这样的背景下,近日,网络上有消息指出,位于深圳龙华区壹城中心的德佑门店,拖欠员工工资8万多元,店东更被指“卷钱跑路”。对此,据证券时报独家报道,德佑回复记者表示,公司正全力协助经纪人追佣,并成立专项小组进行深入了解,情况如下:1、8月2日,公司接到经纪人汪某举报:“加盟店壹城中心A店店东李某欠薪拒发”,品牌方立即成立专项沟通小组。当前已累计沟通关联经纪人13次、面谈4次;沟通涉事店东7次、面谈1次;撮合店东和经纪人双方面谈1次。2、经查实,店东李某承认私自挪用经纪人何某、汪某、古某3人佣金共计177013.57元。其中,店东李某对经纪人何某及汪某签署2张欠条,合计121408.84元,对古某进行佣金兑付口头承诺。3、针对店东李某表示目前无法偿还的情况,目前经纪人何某及汪某已向龙华区劳动仲裁委申请对深圳易城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涉事门店主体)发起劳动仲裁,品牌方后续将全力配合佐证以及推进协商解决。同时为保障该门店后续在途单佣金发放安全,品牌方已全面冻结店东李某的线上系统资金账户。待一切商定之后,再协商进行分佣发放。
一夜之间买房资格没了!
炒房得先从能买房开始,“一夜之间,买房资格没了”,这事儿越来越多了。1、以前不限购的,现在限购了,比如惠州,虽然城区依然不限购,但是紧邻深圳的惠阳以及大亚湾地区,开始限购了,这个限购摆明了就是针对深圳客,虽然限购要求依然很松,但是也套牢了不少投资客。2、以前要求低的,现在要求高了,比如杭州的限购区,非户籍社保/个税要求,3年延长到了4年,落户未满5年的要2年社保,限购一套,刚要达标但还没达标的最惨,有人说这次线一调,大约有30%的购房者失去了购房资格。3、以前有漏洞的,现在补上了,比如北京,离婚3年内住房套数按原家庭核算,卡了限购的线,3年就不能买房,比如现场靠离婚来为房子提价的,怕是也要不行了;东莞的法拍房、成都的房屋赠与、上海的法拍和赠与,都需要满足限购要求了。4、以前够资格自然获得的,现在需要申请了,比如武汉的“房票制”。这个挺有意思的,想在限购区买房,先申请“房票”,有效期60天,开发商和中介都只能见票卖房,一个房票只能登记一个盘,登记完了,房票就锁死了。以前开发商特喜欢人们去排队,一个资格排多个盘,制造火爆场面,可真的盘盘售罄了吗?也不见得,现在一票一盘,虚火也得现原形。一说“停贷”,各大银行都要辟谣,但是如果让它们快速批款,又确实做不到,额度紧张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利率依然在不断地上扬。广州的首套房利率在6月已经涨过一次了,7月又从5.45%涨到了5.95%,很快就要迈入“6”时代,成为涨幅最大的一线城市。广州旁的佛山,6月份首套房利率还在5.5%,在7月份实现三连跳,7月中旬“破6%”已经是平均水平,佛山农行的组合贷继续加息,上调至7.35%,直接“破7”了。LPR已经15个月没有动过了,5年期及以上的LPR仍然维持在4.65%,但房贷形成是LPR基础上加点,这加点的裁量可是得按照房地产的行情来的。重点城市的房贷紧张和继续加点,恐怕将是连续性和一致性的。据中国新闻网,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7月全国房地产调控多达352次,2020年同期为336次;7月的调控政策更是多达66次,刷新年内最高纪录。同时,楼市调控方式、力度及细致度均出现了显著升级,调控 “工具箱”不断丰富。如果说过去的房地产调控重点关注新房市场,那么现在正逐渐转变为一二手房调控齐头并进。多城二手房指导价措施的出台,给楼市调控增加了强劲的“杀器”。
2 月 8 日,为促进二手住房市场信息透明,理性交易,经市政府同意,深圳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购房金融端受限,购房者首付提高;
2月20日,深圳出台新政,夫妻离婚并将房产分割登记给无购房资格一方名下的,另一方自离婚之日起,3 年内不得在深圳市购买商品房。
5月6日,深圳建行上调房贷利率,首套房贷款利率由4.95%上升至 5.10%。政策的密集出台也让深圳两年来的二手房热度神话正式凉凉。而深圳之后,上海、西安、成都、宁波、三亚、东莞、无锡、金华、衢州等城市都陆续推出二手房参考价等相关措施,以控制虚高挂牌、完善二手房住房网签交易价。“当房价平稳的时候,二手房交易会逐渐的常规化,所以未来,不论任何城市,二手房都是地产市场管理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宇嘉认为,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会实行二手房指导价。“房产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正逐渐形成,是一种具有变革意义的新趋势。”李宇嘉说。深房中协表示,伴随着调控持续发力,一段时间内,深圳二手房市场或仍将处于低迷状态。但深圳二手房市场的供需关系较为平稳,且二手房市场规模在房地产市场中占据主导,行业自我修复能力较强,行业依然有可为空间。本文来源:证券时报(作者:浩林)、华夏时报、中国证券报(作者:黄灵灵)、央视财经、中国新闻网(作者:左宇坤)、大猫财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