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全球设计精英,打造世界湾区名片——海珠迎来创新湾核心街区
来源: | 作者:房导君 | 发布时间: 2021-01-27 | 632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海珠创新湾沥滘片区占地151.42公顷的土地上,我们力争把240多万方的核心商业(产业)区,打造成为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产、研、展、商综合城市发展空间和具有高品位、高格调的理想人居生活与工作的多样城市空间。”

1月22日,以“超越空间 对话世界”为主题的海珠创新湾沥滘核心区城市设计及建筑群概念方案设计国际竞赛,在海珠创新湾城市展厅拉开帷幕。

海珠创新湾沥滘核心区城市设计及建筑群概念方案设计国际竞赛

本次竞赛评审会由来自建筑、城市与景观设计界权威学者组成技术评审委员会,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何镜堂;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学家俞孔坚;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设计研究院院长倪阳;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世福;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潘忠诚;珠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行政总裁刘捷等。专家组共对5组进入终审的过国内外参赛设计机构提交的方案进行评审。 


本次国际竞赛的专家评审委员会及主办方代表

此次高水平高规格的设计竞赛吸引了来自全球顶尖的设计团队参与:ZAHA HADID LIMITED (主体)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成员)、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LLP、株式会社日本设计、M. Arthur Gensler Jr. & Associates, Inc. 以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体)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员)。



广州市民可能会对以上参赛机构感到陌生,但谈起他们所设计的顶尖建筑作品,则不乏大家耳熟能详的环球地标建筑,如英国伦敦One Fairchild综合体项目、上海中心、广州大剧院、芝加哥千禧公园总体规划、日本东京虎之门综合再开发等知名项目。 

本次竞赛,这5家设计团队为大家展示了世界一流设计机构团队对广州城市南中轴、海珠创新湾沥滘核心区未来最美好的遐想与规划。

扎哈&上海天华:融合历史与现代先锋文化

ZAHA HADID LIMITED (主体)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成员)的代表发言称,海珠创新湾非常明显的特点是周边的生态环境,包括江水和宁静的湿地公园,这是独特的、城市会呼吸的部分。同时当地有具有本地特色的村落需进行保留,这是区别于其他世界湾区的地方,也是设计中的兴奋点,即如何把历史的东西融合到现代的设计中,是其他世界湾区无法复制的。

ZAHA HADID LIMITED(主体)与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成员)联合体代表现场接受专家答疑

团队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将周边有历史文化感的东西抽象出来,将周边生活的人的实际感觉以及城市的力量结合到流动的设计中,这样的建筑像水一样,最容易被塑造,也更容易融合进周边的环境。


ZAHA HADID LIMITED (主体)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成员)联合体方案效果图

团队希望将历史传统,先锋文化,生态资源融入项目,结合创新科技产业和居住功能,塑造了一个具有连接性和可达性的活力城市空间。

SOM:创造亲自然历史商业街区

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LLP认为,项目设计把城市中轴线往南延伸形成广州新的南门户,这其中需强调人与自然的联系,“我们对滨水区有一定的规划,提供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片区同时具有历史街区,我们通过步行设计将滨水的自然景观、历史街区、新的商业组团结合在一起。”

SOM (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LLP) 建筑设计事务所代表现场接受专家答疑

在SOM团队看来,绿化和自然景观是最大的要素,以它为启发,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LLP联系了历史与文化,这是项目的特质和机遇。

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LLP方案效果图

株式会社日本:打造城市新中轴南向城市门户

株式会社日本设计认为,中国建筑具有“千层一面”的现象,希望此次建筑群能构建出有地域特色的设计,让其成为广州的城市名片。


株式会社日本代表现场接受专家答疑

前期,株式会社日本设计大量考察了海珠创新湾沥滘片区的现场,其中城中村特殊的建筑类型是广州的特色,“现在不仅有快速发展的旧城改造,还要考虑城市文脉和发展并行,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机共存的脉络现状。”为了实现这一点,团队充分考虑广州新中轴的现状,定位为南向的城市门户,这也是对中轴线的呼应和致敬。


株式会社日本设计效果图

日本设计的设计团队着眼于广州地域主义的特点,即海珠沥滘的人文特征,城市肌理和气候风貌特色。

Gensler:传承珠江,串联滨江场地

M. Arthur Gensler Jr. & Associates, Inc.团队称,广州今年一直在提老城更新,团队希望未来城市的开发建设不只是拔地而起的新高度,而是在其中有传承广州的文化。


M. Arthur Gensler Jr. & Associates, Inc.现场接受专家答疑

这个片区在广州有历史意义,这与珠江的根源是其最有意义的部分,怎么去传承,串联我们现有的城市、滨江的场地,这是团队第一要考虑的。
而这也是评审认为该团队设计的亮点所在,即构建包罗万有的像素城市,体验时空交错的生活场景。



M. Arthur Gensler Jr. & Associates, Inc.方案效果图

要做到传承文化的基因,将城市肌理与尺度感带入未来空间,而不只是做新的片区开发。同时,设计团队构想技术、数字化、建筑的创新理念带到项目,提升生活品质。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仿照沥滘榕树生境打造城市空间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体)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员)提到,在设计过程中团队团队保留了局部的大宗祠,运用多层建筑,更多地以“榕树生境”打造广州创新目的地,以TOD提升区域城市运行效率。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体)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员)现场接受专家答疑

此外,团队设计中利用文化小栈的概念,把传统的这些元素做成功能构建,利用村落建筑特色做成比如小的图书站,放置在公园、建筑和街道里头,形成文化符号的延续。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体)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员)设计效果图

项目以“沥滘大榕树”为设计理念的源泉,仿照榕树生境,打造地下、地面及空中三个层次的生态、功能及交通空间。以绿色生长、复合功能、多元创新、快速换乘为核心策略,打造一个汇聚多元活力与创新、高效运行的全新目的地;同时,针对高强度区域的交通支撑,提出TOD设想,以多个层次的换乘在三个板块内部实现快速引流和疏散的整体性思维,以实现区域综合系统的高效运行。

海珠创新湾让湾区形象提升到新高度

此次设计竞赛专家评委、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王世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相较于90年代铺设的珠江新城这条中轴线建设而言,海珠创新湾这次的打造将会让广州乃至湾区的形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一些诸如绿色理念、智慧理念和韧性理念在地标性建筑设计的叠加应用,也会让广州这座智慧城市的价值在世界上更加凸显。未来,期待海珠创新湾在广州能再立一个潮头起来,在珠江边展现它精彩的华章。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王世福

而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潘忠诚进一步表示,海珠创新湾的区位是独一无二的,项目在珠江新城后航道这个地方的中轴线开发,它所开发的这个轴线的地位是市级的,未来,将是广州在结构性的中心位置。并强调,海珠创新湾在考虑生态性设计之余,应该考虑到公共性,让市民对城市的感知更加清晰有序。


员会专家及主办方代表在讨论参赛作品的沙盘展示

去年11月12日,“新海珠,新引擎,新活力!”海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广州举办。会上多位专家学者纷纷对海珠创新湾未来的发展表示憧憬和期许,广东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丁力教授指出,新轴线的走向正是广州“城势”的缩影。

据悉,此次海珠创新湾沥滘核心区城市设计及建筑群概念方案设计国际竞赛的结果将在综合专家评审结果与大众投票评审后正式揭晓,而五组优秀作品视频、展板及沙盘模型将在海珠湾城市展厅公开展出,届时观众可前往现场投选出自己最喜爱的设计方案。

此外,2021年2月1日起,大赛将启动线上大众评审环节,欢迎广大市民持续关注,为您心仪的未来最美沥滘投上宝贵的一票!

期待未来,广州南中轴的最美滨江线将在这里绽放,沥滘将蝶变为湾区之心的璀璨明珠!

头牌操盘手 珠光书写“城市更生”故事

城市的生命,在于不断地更新并持续迸发活力。

珠光城市更新集团改造项目近20个,包括广州沥滘村、火村、宏岗村、东风村、员村等,总面积超2000万平方米,产值高达三千亿元以上,完成了城市面貌的蜕变,助力城市繁华,造出广州的一张张靓丽名片。


火村改造效果图

顺应城市发展需要,珠光在城市更新领域创造了许多神话。

其中,潭村旧村改造项目实现了“零上访百分百交楼”的成绩;广州市荔湾区广州南站旧厂改造的黄沙御景壹号项目成为广州市豪宅新标杆;更打造海珠区最大综合体项目:海珠创新湾沥滘片区旧改项目,为城市赋能。

作为“城市更新开拓者”,珠光集团,在筑造城市美好的道路上从未止步。

耕耘二十余载,珠光集团缔造一个又一个的城市标杆,一甩手就送了广州购房者一顶顶“千万富翁”的帽子:珠光·御景壹号、珠光·新城御景2期......如果你有幸买珠光项目,那么你的投资回报铁定已翻数番。


珠光·金融城壹号

这一次,珠光又到“宇宙中心”广州新中轴,搞出了新的大动静,将创造怎样的奇迹?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