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万平!广州白云一次性推29宗集体用地!70%产业用途!
来源: | 作者:房导君 | 发布时间: 2020-01-09 | 465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2019广州市白云区集体建设用地招商推介会正式举行。

在会上,白云区一次性推出14个镇街的29块“靓地”,总建设面积达400万平方米,规模创下今年广州之最。

当中,大部分处于地铁上盖或临近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包括地铁黄边站上盖217亩、万达广场西侧125.1亩、嘉禾望岗站东北侧266亩……



01、优化村集体用地招商办法 29块地产权清晰可快速报建

据悉,白云区的村集体建设用地,约占全区总面积的近五成。

而且,相比供应紧缺的国有用地,集体建设用地具有交通区位好、数量多、成本低、开工快的优势,是白云区产业载体资源的重要补充,

但以往,村集体自发招商开发留用地模式存在招商选资不透明、产业缺乏指导、整体开发滞后等问题,一些规范的企业没信心去参与。


(示意图)

这也导致了大量优质地块未能有效开发或空置,对于提升村集体经济收益、改善城市面貌、助推产业升级都存在不利影响。

为此,近日白云区投资促进局印发了《白云区村集体建设用地产业导入指引(试行)》。

首次对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招商选资提出了量化指标,划出了产业导入的红线,提出政府主导、策划先行、公开运作、多方共赢等四大原则。



而这次推介的29宗地块区位良好、成熟度高、产权清晰,占地2800亩,总的建设量400万平方米,超过了白云区一年的规划报建量(380万平方米)。

据白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能找到好的合作开发商,这些地块都能够马上报建。还可根据企业不同的资源需求,白云区将积极协调意向方与镇街村集体对接洽谈。”

02、村集体用地以产业主导 不能搞成房地产项目

在推介会上,据白云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集体建设用地项目须结合白云区‘1358’发展思路和区域产业定位。”

“我们希望每一个地块不低于70%的面积用作产业用途,剩下的部分为产业做配套,例如人才公寓。”

“所有的集体建设用地都要以产业主导,不能搞成房地产项目。只有产业振兴了,才能为村集体带来持久的收入和社会福利。”该负责人还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投资强度的不同要求,白云区的招商版图分成了三大片区。

位于华南快速以南区域,项目投资强度不低于6000元/平方米。

位于华南快速以北、北二环以南区域,项目投资强度不低于5000元/平方米。

位于北二环以北区域,项目投资强度不低于3000元/平方米。

对于集体建设用地项目的营业收入,白云区也首度提出了明确要求。

根据对营业收入的要求高低,白云区一共分成了五部分,即在以上三大片区的基础上,另外把白云新城核心区和广州设计之都单独作为两部分。

其中,白云新城核心区要求集体商业商务用地营业收入在达产年(项目自取得竣工验收合格文件之日起培育期为3年,第3年须达产)不低于4万元/平方米,年纳税额不低于2500元/平方米。

设计之都则要求集体商业商务用地营业收入在达产年不低于3.2万元/平方米,年纳税额不低于2000元/平方米。



不过,如果集体建设用地用作教育科研、卫生医疗、社会福利等民生类项目开发时,可根据行业特性设定相关经济指标要求。

03、29块靓地明确产业导向 设计之都成盘活典范

在这次的推介会上,14个镇街的29块靓地都提出了明确的产业意向要求,包括5G产业城市综合体、5G智能写字楼、数字创意实验室、电子竞技、数字文化产业……

可以看出,白云区对于盘活村集体用地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其中,广州设计之都项目被视为盘活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典范。今年6月底,广州设计之都基础设施综合开发项目动工建设。

项目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设计产业集聚的国际品牌摇篮、华南首个“一带一路”设计服务贸易中心、广州首个B2B设计服务共享平台。


(白云设计之都效果图)

据了解,白云区以“广州设计之都”项目作为破解土地粗放利用的突破口和试验田,打出“土地储备+旧厂房改造+旧村庄微改造+留用地开发”组合拳,创新土地储备开发模式。

据鹤龙街党工委副书记肖秀玲介绍:“黄边工业园改造后,预计年产值将由原来的5000万元提升至超百亿元,税收超20亿元,经济结构升级、城市面貌改善,社会效益显著。”

本文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