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3700亿!广州临空经济要爆发了!
来源: | 作者:房导君 | 发布时间: 2021-09-15 | 257 次浏览 | 分享到:


9月14日,广州空港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冯志坚参加广州市新闻发布会,对广州空港委牵头编制的《广州临空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简称《规划》)作全面解读。根据工作安排,《规划》已经市政府第15届15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即将于近日正式印发实施,这是指导未来五年广州市临空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提出到2025年广州将基本建成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并列出了99项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3700亿元。


临空经济是依托大型机场,在机场周边形成的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区域经济体系,作为一种高端经济形态,承担着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使命。当前,临空经济示范区是广州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拥有我国三大枢纽机场之一的白云国际机场,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南大门”。广州空港经济区是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的核心载体,自2016年获批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以来,各项开发建设加速推进,发展势头良好,并呈现出枢纽能级不断提升、产业集聚持续加速、综合效能更加显著等特点,临空经济示范效应逐渐增强。

“十三五”时期,广州国际航空枢纽和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际航空枢纽能级不断提升,2020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跃居全球第一,货邮吞吐量居全国第二、全球前列;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2019年、2020年,广州空港的高质量发展协调性指数、国际开放指数分别位列全国示范区首位,为“十四五”时期的临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快打造世界级空港

“临空经济是指依托大型机场,在机场周边形成的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区域经济体系,承担着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使命。”广州空港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冯志坚表示。

《规划》显示,“十四五”时期,广州加快打造全球领先的国际航空枢纽,落实广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空铁融合经济示范区战略部署,着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枢纽门户、国际交流与展贸中心、现代航空物流中心,加快建设高端产业和高端人才集聚区、特殊监管区域升级发展样板区,打造便捷高效、产业集聚、生态智慧的世界级空港。

到2025年,国际先进、功能完善、绿色生态、产业高端的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基本建成。临空经济增加值超1000亿元,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额超1000亿元,空港跨境电商国际枢纽港商品货值超3000亿元。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亿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到350万吨。“港产城”正向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空铁融合经济发展规划建设初具雏形。

到2035年,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枢纽港,引领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球的国际航空城。


如何推动广州临空经济发展目标实现?冯志坚在介绍《规划》的重点任务时提到,融入大湾区建设,打造世界级空港。广州将进一步拓展白云机场航线网络,形成东南亚4小时、全球12小时航空交通圈,建设集机场、高铁、城际、地铁、公路于一体的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构建以白云国际机场为核心的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

此外,《规划》还在科技创新、空间布局、产业体系、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提出了重要任务。下面详看!

九项重点任务

1

融入大湾区建设,打造世界级空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建设国际一流航空枢纽。将白云机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枢纽机场,构建以白云机场为核心的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拓展白云机场航线网络,形成东南亚4小时、全球12小时航空交通圈。建设集机场、高铁、城际、地铁、公路于一体的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二是建设开放型临空经济。争取将广州空港经济区纳入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联动发展区,创建空港型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国际交流与展贸中心,打造“南国门会客厅”。三是推动广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建设成为国际航空枢纽、生态智慧现代空港区、临空高端产业集聚区和空港体制创新试验区,实现广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扩容提质。

2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空港,为广州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是强化临空指向型科技研发。加强航空电子核心技术、无人机关键技术、航空材料技术、精密制造及装备技术的研发攻关,争取设立检测中心和适航审定支持中心,促进高端航空技术民用化和产业化。二是促进数字经济引领发展。打造集金融、供应链、支付、物流、监管于一体的大宗(额)贸易平台。推进数产融合,打造进出口跨境商贸流通平台。三是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创新平台建设,形成引进临空高层次人才的渠道和机制,构建临空创新创业体系。四是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智慧机场、智慧口岸等,加快智慧物流、智慧零售、智慧停车等发展。提升空港运行管理和服务智慧化水平。

3

树立“大空港”发展思路,构建“一核六区、一轴三圈、多点联动”临空经济空间布局,开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树立“大空港”发展思路,构建“一核六区、一轴三圈、多点联动”临空经济空间布局。一是以枢纽机场为核心,建设临空商务区、航空物流和金融区、航空维修制造区、临空高端制造区、产城融合区、生态文旅区等六大功能区。二是贯通新老白云机场,打造临空商务轴;辐射机场周边区域,形成空港区、紧邻空港区、空铁融合区三个圈层。三是纵深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增强临空经济圈与周边重大平台联动发展,构建轮辐式区域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开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4

构建“434”现代临空产业体系,打造空港枢纽经济新高地,努力建设成为全国临空经济发展典范。

一是重点发展现代航空物流、航空维修、通用航空、航空运营服务保障四大航空核心产业。建设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完善航空维修产业生态,争创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一流航空服务保障基地。二是积极发展高端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三大临空高新技术产业。建设临空医药产业园,打造“保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临空先进制造新高地。三是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商贸会展、金融服务、商旅文创四大临空现代服务业。打造国际化临空总部经济基地,加快空港中央商务区建设,形成航空金融综合服务体系,打造面向全国、连接全球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5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连通内外实力,打造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运行高效的临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一是构筑客货联动、多式联运立体综合交通体系。推进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将T3航站楼建成智慧综合客运枢纽。推进轨道交通建设,构建高效便捷的多层次空铁联运系统。推进高等级路网建设,构建“六横七纵”的高快速路网。二是加快空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机场为核心的空港路网,推进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三是强化空港生活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临空区域辐射,构建社区生活圈。构建空港干线公交、支线公交、微循环公交三层次线网体系。建设机场商圈和空港商圈,推动布局市内免税店。

6

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广州门户枢纽新形象,打造空港新城。

一是提高规建管水平,推动空港城市工作出新彩。打造具有空港特色的城市第五立面,提升空港枢纽门户形象,树立空港新城建设管理标杆。二是加快城市更新,推动空港城市面貌焕新颜。统筹推进城市更新,探索城中村改造新模式新路径,建设国际空港小镇。三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空港生态环境添生机。形成西有花都湖湿地、东有流溪河、北有王子山脉山水相依的临空绿色生态画卷。

7

加快政策创新集成,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打造综保区国家级标杆。

一是建设全国一流综保区基础设施。推进机场综保区三期围网建设。加快仓储及配套设施建设,到2025年机场综保区内仓库规模超过100万平方米,建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现代园区。二是推动通关便利化保持全国前列。进一步压缩口岸通关时间,建立投资贸易服务自由化便利化监管制度服务体系,加快“互联网+海关”建设,开展“枢纽仓”监管政策定制。三是建设“保税+”新兴产业集聚区。推动保税物流、航空金融、保税展贸、生物医药等“保税+”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创新引领、服务功能完善、高端要素集聚、带动周边产业升级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标杆。四是加快建设大湾区跨境电商国际枢纽港引领型平台,打造完整产业链和最优生态圈,建设跨境电商业务全球优选地。

8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创建空铁融合经济示范区,增强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集聚辐射能力。

一是加快空铁一体化枢纽及空铁联运体系建设。推进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广州北站改扩建、广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构建空铁联运通道,打造辐射全国、连通世界的重要经济及交通交汇点。二是推动枢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大力发展流量经济、流通经济、门户经济,打造广州全球资源配置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载体。构建空铁都市核心,打造广州北部新城。三是全面统筹提升战略平台能级,推动广州空铁融合经济示范区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平台。

9

持续深化改革,敢为人先、先行先试,打造全球投资优选地。

一是优化空港发展模式。创新广州临空经济示范区体制机制,推进广州市临空经济区条例立法。发挥“管委会+公司”制度优势,做强做优做大广州空港委下属国有企业。二是创新方式精准招商。积极引进世界500强、全国500强、民营500强和行业龙头骨干、“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围绕延链补链,向产业链招商、集聚区招商转变。建立联动招商机制,强化招商队伍体系建设。三是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投融资、贸易、知识产权、仲裁等营商规则。优化航空运输市场环境,引导降低口岸收费。加强空港腹地形象管理,建立国际社区视觉体系。


99项重点建设项目,

总投资超过3700亿元!



推动临空经济发展是广州建设国际物流中心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对全面增强综合城市功能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为推进广州临空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目标实现和任务落实,《规划》提出了三方面的保障措施,并列出了99项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3700亿元,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规划》实施,广州将切实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和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打造便捷高效、产业集聚、生态智慧的世界级空港,进一步提升综合门户枢纽功能,加快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本文来源:广州空港发布、南方都市报

---THE END---